在新零售环境下,在多元化消费场景下,寻求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一体化高效化合作共赢,将是未来服装品牌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围绕成本、效率、体验这三个方面改造优化物流体系,是服装品牌企业关注的焦点。
中国服装市场持续温和复苏,消费变革直接推动产业发展,当数智化转型已成为中国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服装品牌纷纷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准确捕捉消费者需求变化,加码线上业务,打造国潮元素,搭配有效营销策略,优化供应链物流,加速智能制造项目落地等举措,很多服装品牌在负重前行中开创新的发展机会。
在新零售环境下,在多元化消费场景下,寻求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一体化高效化合作共赢,将是未来服装品牌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围绕成本、效率、体验这三个方面改造优化物流体系,是服装品牌企业关注的焦点。当O2O、直播、微商等新的商业模式已经完全融合到日常业务之中,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发现,仓库柔性自动化改造成为必然的趋势;同时,服装物流中心的作业更加复杂,需要更加精细化的仓库运营管理。此外,柔性供应链的打造、“一盘货”库存管控、仓运配全流程可视化等话题也备受关注。近日,新创融媒采访了宝开(上海)智能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开)执行总裁张振林先生,张总结合多年来宝开深耕纺织服装行业的集成经验,详细给我们介绍了鞋服企业在物流方面的特点、需求以及未来宝开在鞋服行业的发展方向。
新创融媒:鞋服企业在物流需求方面具有哪些特点?据您了解,鞋服行业物流通常面临哪些难点?
张振林: 目前,鞋服行业的物流不仅仅体现在仓储端,已慢慢延伸到生产物流与门店终端物流,形成一体化的需求;生产端更需要解决面辅料的收、存、发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裁片管理与工序供应管理,早期的悬挂链大流水生产,因生产工人的稳定性以及产品的生产的碎片化,不足突显。
其次,门店端因展示、推广与交付技术的不断更新,对物流信息的同频要求更高。传统意义上的仓储配送,分拣的效率要求以及对逆向物流处理的及时性要求还依然是物流需求的主流方向。
另外,新形势下各种平台销售模式下的需求变得更极端化,爆品订单以及高退货率成为新的痛点,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创融媒:近些年,我国鞋服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导致了哪些相应的物流需求?
张振林:近年来鞋服行业发生的巨大变化大家有目共睹。一方面,服装行业已经从原先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另一方面,新零售、全渠道、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渠道层级不断减少。这些变化无疑给鞋服物流运营带来了新的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大众休闲与大众时尚品牌不再具备高速发展的空间;
2、运动休闲与运动时尚、轻商务品牌系列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3、国内90年代兴起的传统的品牌明显的体现为品牌老化,面临着与新一代消费者的审美与消费选择的矛盾,需要企业做出变革;
4、新消费行为的兴起需要企业重新增加新的渠道投入与建设;基于上述变化,所有的服装物流中心都在不断追求效率的提升。而在这一过程中,自动化技术无疑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些变化产生的物流需求,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
1、碎片化的订单响应与履约要求极高;
2、高退货下的逆向物流处理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3、物流成本管控成为企业利润中重要的一部分;需求的满足,同时也提出了经营的需求;
4、品牌物流慢慢发展成为物流品牌,企业对物流不仅仅是服务。
新创融媒: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向鞋服企业提供服务的物流设备商,与之相比,贵公司在服务内容和模式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张振林:宝开致力于物流自动化与生产自动化服务已达十五年的时间,与其它企业相比,我们鞋服行业的案例占据了公司50%的项目收入;为了稳固在行业中的主导优势,企业服务的内容与模式上针对鞋服领域更具有竞争力,主要体现在:
1、“一揽子”解决方案下的分步及模块化建设;主要体现在针对鞋服行业的整体供应链的一揽子设计与规划,包括原材料端、生产端、仓储布局及运输端、仓储建设及运营以及门店终端的品牌推广与结算的全链信息化、机械化和智能化,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适时分步实施;
2、“适用即可”是我们在这个行业商业的伦理标准,不推崇盲目投资与建设,设备的高负载需要与人的灵活性相结合来解决鞋服行业的物流需求;
3、新技术的应用谨慎性原则,国内的物流标准化、包装标准化、信息标准化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新技术对产品体积的大小化兼容性都不高,高效与高标准总是结合在一起,高差异化的产品需要高稳定性的设备与系统来支撑,新技术在现阶段缺乏对差异化的兼容能力,所以应谨慎推广与应用;
4、不与平台型、资本型物流服务商同台竞争,平台型物流服务商通过提供更多的资本服务、引流服务等吸引着国内一些品牌企业的合作,背离了物流集成商的初衷与核心优势,看到了更多的鞋服品牌企业“饮鸠止渴”式的合作结果,让我们更坚持物流集成商的核心就是物流集成服务。
新创融媒:在您看来,鞋服企业在物流中心建设中应当避免哪些“雷区”?您有哪些经验可以供同行借鉴?
张振林:物流中心建设的基础是先有需求与规划,而不是先有选址与建筑,再在既定的流程下规划套方案落实在既有的建筑内。
企业如果决策要建物流中心,需要先核理自身的业务流程,规划五年以上的企业发展战略,包括服务的客户,产品的开发规模、供应链的响应能力等等,通过这些基础数据来建立需求模型下再规划用地需求与设备需求。
消费模式的转变,针对多批次,碎片化需求的订单的响应与履约,避免以托盘为单位进行操作,而改变到以箱流通或件流通模式为规划和设计的基础。柔性搬运设备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与布局的开放性,但不应全局化的布局,柔性设备更适用于解决某一节点的问题,而不具备广而全的兼容能力。
基础建设过程中的消防配套要切实执行,避免未来重复性修补与改造。鞋服行业的特性决定着同品合作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品牌企业在建物流中心时,宜根据自身的需要建造,企业自身物流未来转型为物流企业的可能性较小,存在着诸多的限制。
新创融媒:请您详细介绍下贵公司在鞋服行业有哪些成功案例?主要应用了哪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张振林:目前,我们物流系统集成服务了国内的150多个服装鞋帽品牌,集成了国内60%以上的纺织服装行业自动化物流系统,主要包括波司登、森马、都市丽人、丹尼爱特、威克多男装、利郎、卓诗尼、UR服饰、水星家纺、博洋家纺、卓尚服饰、雪中飞、雅鹿、安奈儿、杰尼威尼、荟品仓、巴拉巴拉、才子服饰、浅秋服饰、和兆服饰、水中花内衣、GXG、劲浪体育、劲霸男装、新时颖、鹏泰服饰等,以及国内的诸多小众品牌的物流中心。
我们提供多样性设备选型,包括主流设备如AS/RS立库,交叉带分拣机、滑块分拣机、箱输送系统、托盘输送系统,同时也提供AGV、KIVA、CTU等柔性设备的集成。同时根据行业特点进行RFID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我们也提供基于通道机、包装机、折盒机以及门店终端的大屏显示系统和结合这些设备与系统所需知的数字孪生服务,获得了行业内的充分认可与信任,我们40%的客户都是回头客,我们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二期或多期建设,与客户形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新创融媒:您如何看待未来鞋服物流中心的发展趋势?对此公司有哪些计划?
张振林: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一种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过程,现阶段部分头部企业已完成了自身的物流自动化建设,更多的偏向于优化与局部改善需求,中部、尾部企业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发展与沉淀,更应鼓励尾部企业物流外包,将零散型的物流配送交给专业的物流服务商。
鞋服企业每年都有新的目标和要求,为了适应这些变化,物流运营需要不断做出调整,对设备的智能化与数字化要求更高,设备不仅仅体现是完成任务,还需要对任务做分析与优化,通过多角度展示业务的实际状况,数字化呈现在管理决策者面前,助力管理精度的提升。
在谈到未来宝开的发展上,张总说了一个总体目标:稳固现有的市场与渠道,扩大新渠道与行业的拓展。张总非常看好鞋服行业的发展,未来在鞋服这个行业,宝开将拥抱变化,致力于向生产供应链与门店终端进行业务拓展,实现全链条的服务提供;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通过降成本、国产化的应用与推广,满足更多中小型的企业的需求。